首页 > 内部刊物 > 2019年第二期 > 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永不逝去的青春——《重返五四现场》读后感
日期:[2019/8/26] 作者:[宝山供销] 阅读数:

  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里,六十年一甲子是为一个轮回;所有的人事物都会在六十年的时间里再次回到原点,重头来过进入下一个循环。“五·四”运动却以她独特的精神延续百年直至今日,那个时代的记忆、青春、汗水、争鸣,都伴随着“五·四”精神源远流长,延绵传承。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百年之后再次“回到”那个纷杂动乱、群情激涌的年代,重新审视一遍这场“政界”与“学界”的激情碰撞呢?因为,那是真正的青春——属于我们国家,永不逝去的青春记忆。

  当我们跟随着作者书中的文字和珍贵的历史照片,一点一点掀开“五·四”运动的篇章,慢慢地置身于新民主思想的课堂、游行的学生队伍、各类学派的刊物、一场场激昂的演讲。于是,渐渐地我们仿佛深入了那个时代,想要自己也抬起胳膊振臂高呼,想要迈开脚步随着思想浪潮前进。这是独属于青春的冲动,是埋藏在每个青年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理想;张扬而不骄傲,自豪而不狂放,潇洒而不盲目。
  然后我们将书缓缓合上,望向未来崭新的天空,才明白那份冲劲和那股热血,在青年一代的心中,从未磨灭。对自由的向往,对平等的诉求,对进步的渴望,是“五·四”运动释放出的动能。那一天,我们的脚步跟随上先辈的节奏,从城市的中心出发,循着青春的轨迹前行。虽然没有呼喊的口号、飘扬的旗帜、布满街道的标语,但是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
  所以“五·四”的百年精神到底传达了些什么呢?她不仅仅是青春的冲动,而是无惧艰险的勇敢;不止是思想的解放,更是民族的自强。我们应当学习、应当发扬,不是碰撞不是无谓的反抗,而是勇往直前的冲劲,和奋勇向前的不屈;我们应当坚守、应当升华,不是空想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突破思想的桎梏,敢于创新的魄力。在“五·四”运动的那个时代,先辈们前赴后继不断冲击,向侵略者、反动者、守旧者发起猛烈的对抗,他们不退怯、不妥协;反观今朝,我们所处这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优渥国力渐强,又如何能止步?

  “青年人强,则国强”——这是一种使命,是一支标杆。”五·四“的青春记忆被刻进了历史,”五·四“的精神力量被光荣继承,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遇,我们铭记历史提炼精神,都是为了将她们融入思想,为了更美好、更远大的理想和未来。所以,我们青年人决不能成为“垮掉的一代”,绝不能画地自限安于现状。我们应当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五·四”精神,挥洒属于我们的青春;一往无前、开拓创新、不畏艰苦、排除万难。读一遍历史,忆一回往昔;寻一种精神,创一片天地。

集团公司——张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