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部刊物 > 2022年第三期 > 本期特稿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日期:[2022/12/5] 作者:[宝山供销] 阅读数:

区总社财务资产部  周淼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学习的机遇有千万个,尤其对青年人而言,只要心中有阳光,必然能翻越高山、游过险滩、扛过风雨、无惧悲伤,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心中的阳光来自于勤奋的学习,青春的多彩,要靠知识装点。青春是有限的但智慧是无穷的,要用有限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知识。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大学是智慧的殿堂,但可学习的地方可不仅限于大学。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练达即文章。”只要肯当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学到有用的知识。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应该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举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的学习成为我们脚下的力量,让过硬的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心中的阳光来自于高尚的道德品质,青春的光辉,要靠品德维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无道德。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让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我们脚下的力量,让中华民族的美德成为青春前行的方向。
  心中的阳光来自于无谓的担当,青春的价值,要靠时代评判。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需要就是青年的担当和责任。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来,用奋斗诠释责任、用实干书写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担当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使命的承载。让无谓的担当成为我们脚下的力量,让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青春奋斗的目标。
  青春的朝气来自心底的阳光,心中有阳光,才有青春蓬勃,才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畏困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