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翼季刊 > 2015年第四期 > 2016年工作务虚专栏
2016年党群口及为农服务工作务虚思考
日期:[2015/12/16] 作者:[郁悦] 阅读数:
——许志健
 
第一方面:党群口工作
  一、党组织的设置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与企业改革发展、与企业的机构调整相结合;要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建设”的落实;有利于企业执行力建设。一句话,要体现企业的特点“精兵简政,精简高效”。想法:
  (一)集团的党组织设置
  去年区总社启动了综合改革,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调整了长期以来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组织体制,目前已完成了区总社和集团的机构、人员调整和整合工作。接下来就是党群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设置(这里是党群组织)。
  1993年9月成立集团党委,隶属于区供销社党委领导,但实际是一直并行存在。这次调整后,集团现有党员45名,设想将集团党委调整为党总支,设总支委员会,隶属于区总社党委;下设若干党支部(如一支部、二支部)。
  与此同时,按照党组织调整方案,成立集团工会,设工会委员会。不设职代会,纳入全资企业职代会。同时组建团组织。
  以上方案已报国资党委审核,待批复后推进落实。
  (二)联合党支部的设置
  2012年下半年,从有利于企业工会会员活动开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尝试了组建联合工会,分别选举产生了第一、第二联合工会。2014年10月,翼之风、投资公司、农资公司三家支部从体现“精简高效、有利工作”的总体精神出发,在区总社党委的指导下,组建成立了“宝山区供销合作总社第一联合党支部”。当初也曾考虑到这些都是改制企业,相对独立,经济结构复杂,各自企业的发展重点也不一样,还要兼顾股东利益,增加了统一协调的难度。最近我们对第一联合党支部组建以来的运作情况进行了小结,进行了利弊分析。总体来说运行还是可以的。
  1.联合支部成立后的优势:
  一是支部联合以后,党员规模壮大,有利于活动深入开展(汇演、运动会等);
  二是活动经费相对集中,有利于活动形式多样,品质提高;
  三是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工作互帮互助,促进提高;
  四是有利于企业经营者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少分心,而书记一般考虑的是党政分散的单位(做深做细)。
  在形成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设想继续扩大组建联合支部的模式,可以组建第二联合党支部(甚至第三联合党支部)。
  第二联合党支部由南方(6)、华森(6)、储运(6)三家支部组成。(共计党员18人)。为便于经营型企业集中精力搞发展,建议仍由党政分设的企业担任联合党支部负责人(具体的由公推直选产生)。工会组织也同步进行设置,设立“第三联合工会”(通过选举产生)。这样,党工团组织也对应起来,是顺的,体现了“党管工团”的原则。
  关于罗店公司支部计划退出属地序列,纳入第一联合党支部(工会已联合)。两岛:长兴和横沙,因“块上”众多因素,继续留在属地。
  同时,按照区总社《综合改革方案》,今后资产经营归类管理,也可尝试业务归入集团统一管理,党组织的管理仍归属区总社党委。这样梳理后,从最多时候的21个支部调整到约12-13个。
  二、纪委工作
  (一)加强纪委监督责任
  今年上半年,区委第二巡察组对区总社进行了巡察,重点检查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虽然巡查告一段落,还要整改“回头看”,虽然没出现大的问题,较顺利“过关”,但总感到压力很大,必须加强纪委的监督责任。
  党委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体责任,纪委协助党委负监督责任,主抓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纪委的主责就是抓住反腐的“牛鼻子”,就是监督。要明白监督什么?怎样监督?为什么监督?越是强调党委主体责任,越是对纪委监督责任提出更高、更严格要求。
  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切入点还是要抓 “八项规定”落实;抓风险点防控,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践行“三严三实。我们讲,抓工作实际上是抓干部,抓干部实际上是抓作风,抓住了干部作风,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一切违纪违法行为,无一不是作风的问题、无一不是监督的责任。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公生明、廉生威”。纪委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明年的侧重点是要坚持不懈抓好“八项规定”的落实,“四风”不反弹。最大的重点工作是要协助党委狠抓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监督,以良好的风气带动企业发展,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既履行了责任也保护了我们的干部。
  (二)增设“审计谈话”环节
  2015年7月16日,区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内部审计工作规范》,规范了区总社内部审计行为,其中对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也有了明确要求。《规范》实施以来,审计监理室先后对5名离任经营者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报告也经被审计人签字确认。有些已涉及触碰工作纪律及制度的执行。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以及加强监督,纪委认为有必要的,这也是纪委执纪问责的重要措施。今后增加“审计谈话”环节,先对离任审计,根据需要,逐步延伸至其他专业审计。(陆国忠、洪淳两人已审计谈话。)通过“审计谈话”,进一步认定责任,更有利于工作交接和跟踪落实。
  关于审计谈话环节大致想法:
  1.参加谈话人员:纪委、审计监理室及被审计人,记录人。必要时相关人员参加。
  2.核实问题、明确事实。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区别一般问题和重点问题(有些涉及工作纪律),向被审计人核实确认,并指明问题性质。
  3.根据审计报告及谈话情况,如被审计人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由纪委会同审计监理室提出初步处罚意见(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经济处罚),提交班子商定。
  4.跟踪落实。对被审计人任内尚未完成需要移交的工作或审计中发现需要相关部门知晓跟踪的事项,以“审计事项跟踪告知单”方式通知相关部门,以确保工作的正常延续。
  三、加强干部的梯队建设
  这几年,区总社系统的干部队伍一直是紧凑的,有些“青黄不接”。我们主要一靠内部选拔、二靠外部引进。特点是不养闲人,节省用工成本,但每次紧、急,是这样承上启下走过来的。
  下一步,要从二方面入手:一方面抓精兵简政、机构整合(归口托管、兼职)、精简岗位;另一方面就是加快梯队培养的力度。
    在培养选拔人才方面,要突出“接地气”,也要求“变”!我们长期以来,较多地采用国资委或机关的做法,规定符合了,但说穿了,有些并不能体现企业的特点,所以往往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出现了人数少、挑选性少、能用得上手的人更少。现有人才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后备推荐过)因此,现在我们大都是“矮中取长”。挂职锻炼形式也搞过几次,明年,设想在选拔上变一变,主要考虑 (总体要按干部任用规定、程序):
    一是岗位以业务型、实务型为主,去边远、困难、复杂的企业锻炼。从源头上考虑到;
    二是以任实职或是具体担责的岗位为主(常务副职),培养独立担当的能力。签订目标责任书,企业现职领导承担带教责任,与区总社签订责任书;
    三是选拔对象,以企业后备梯队为主,又不局限于此,不唯学历、工龄等(结合岗位特点),胆子大一点;
  四是挂职时间上不千篇一律,让青年人灵活多样,按岗位特点采取脱产或半脱产(或每周几个半天),让有潜质的青年人都能分批轮回去基层,去一线接地气、熟悉了解供销社,讲的话,做的事,身上要有“泥土味”、“供销味”。
    五是推荐方法,“海选式”进入选拔程序,可以在网上和会议上进行推荐,具体务虚后人力部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方面 关于区总社为农服务
  一、坚持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
  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区别于其他一般的经济组织,也是长期以来区总社的办社宗旨。可是随着年代流逝,现在有的淡忘,有的年轻人根本不知晓(有必要讲一讲),为农服务是区总社的为农服务,不单单是农资公司的为农服务。农资公司是区总社为农服务的窗口。长期以来,区总社委托农资公司落实具体工作。2008年9月25日,在区总社的指导下,创办了“上海翼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掀开了为农服务新的一页!近几年,翼农合作社规范有序的发展:在种植品种上,由去年的25个,到今年达到32个;产量去年1--10月达180万斤,今年同期达204万斤;产值去年1--10月达到125万元,今年同期达到140万元。辛苦的耕耘,得到区总社和农委的肯定。获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蔬菜生产基地及先进单位、市级示范社、市蔬菜质量诚信企业、高级蔬菜标准园以及高级教学实训的示范基地等荣誉。
  二、转变为农服务观念
  2015年11号文(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供销社在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区总社是市社三家综合改革试点之一,班子非常重视,年初就提出了我们宝山区社为农服务的传统优势与新型流通体制相结合的思路。以翼农为基础,引领组建宝山区域性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大致情况介绍一下:
  一是成立“农合联”筹备小组;
  二是组织学习参观。浙江省的建德、安吉、余杭、上虞四家联合社;
  三是听取农委及若干合作社的意见建议,取得支持;
  四是以翼农、联杨、蔡盛、建信、罗光五家为共同发起单位,召开了理监事会,组建了联合社;
  五是2015年11月5日,已申领到宝山区第一张“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营业执照,即“上海市宝山区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近期计划挂牌成立,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下一步设想(简要)
  创办“农合联”是区总社综合改革的实质性工作,也是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供销社影响的有力举措,虽然是项新工作,又不赚钱,但成立以后,我们要一心一意“把好事办好”,积极发挥应有的服务、协调、自律、监督等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一是了解生产环节,确保产品安全
  1.创新联合社下乡业务员制度,分片负责;
  2.建立台帐,统一信息化管理;
  3.积极扩大双绿工程(绿叶菜,绿色防控)
  二是搭建销售平台,创新销售模式
  1.建立“互联网+联合社品牌产品”电商销售平台;
  2.深挖区内的大型优质客户,提供蔬果配送服务,如邮轮、教育系统等等;
  3.延伸到菜场、超市、社区,重点是建社区直销点。
  三是规范企业流程,树立企业形象
  1.建立内部流程,精细化管理;
  2.统一农产品商标,打造品牌,树立形象;
  3.健全会计制度,接受理监事的监督。
  四是两年事时间内争取把全区23家果蔬专业合作社一半以上的单位吸收进联合社,还可尝试吸引其他产业合作社参加,形成具有宝山区域性、综合性的合作社联合社。
  五是进一步扩大宝山自产蔬菜的市场销售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