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健
按照务虚会分工要求,我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防患责任风险”,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体会和我们供销社系统的情况作些务虚思考,不是说谁做得到位了,谁做的不好。事实上,大家都有义务,都来规范行为,防控责任风险。党群工作的其他方面这里就不讲了,待结合国资党委要求一并制定。
党的十八大后,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十九大已经召开,又出台了《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这是新时代新要求,还要层层贯彻落实。长期来,我们供销社在市场中立足发展,尤其是近年发展很快,主要是靠了一支能攻善战、忠诚企业的干部的队伍。当前正在编制2018年预算以及后五年发展规划,我们感到:要把这些目标变为现实,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保障。“政策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所以,规范干部行为不出问题是关键,“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下面我就从教育、制度和问责,三个方面谈些想法,大家共勉。
一、扎实开展企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自律意识。
讲到反腐倡廉,规范行为,千讲万讲,千条万条,教育是最重要的,就是讲的惩防并举、教育在先。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如果放松,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受到名、利、权、色、钱的诱惑。从近年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例来看,有一些人出问题、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渐进过程。我们讲,如果在其受不良风气感染之前,在其意乱神迷不能自持之初,一起共事的同事能经常的、及时的“敲敲木鱼、拉拉袖子、咬咬耳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泼泼冷水,是非常有好处的。虽然会没有听表扬、“说好话”舒服,但绝对没有坏处。很多人出事以后,总会说:当初有人给我讲一声,就不会做了。所以,我们讲,要规范干部行为,不出事,就应该从企廉教育入手,通过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教育,强化教育在先,多敲警钟,早提醒、早预防。我们平时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自律意识,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是底线,什么是高压线,都要想清楚、想明白。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还要讲奉献精神。老同志要作好榜样,年轻干部要向好的看齐,向好的学习。偶尔有些吃亏要想得通,不能太斤斤计较,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你的自律意识增强了,就能从思想上做到“不想腐”。
二、强化监督,严格按制度办事。
应该讲,区总社近年来出台了很多关于纪律约束和干部管理方面的制度。如《干部履职规定》、《费用审批办法》、《六个不允许》、《干部管理办法》、《风险防控点》,又签订《廉洁责任书》以及财务方面的制度等等。说到底,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制度只要平时重视去看,都能对号入座的,便于监督。讲到“权力”,不管大小,都是有的。有的当领导、有的一官半职、有的关键岗位,很“吃香”。希望有些同志清楚:人家给你好处、巴结你,说穿了就因为你有位子,有权利。所以,既然有了制度,就应该按制度办事,坚决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监督到位。前些年,我们在工程建设、商铺招商、财务管理、业务购销、物业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了21个重要岗位风险点防控,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格局、招商特点、业务购销等发生了变化,应该贴近新的特点进行完善。我们认为,这些风险防控点要求还是管用的,希望大家经常对照,这些都是底线,就干部行为而言,要咬紧这些风险点,底线就守住了。
三、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进入常态化。
去年10月,我们经过巡察“回头看”,反馈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是比较严峻的。今年以来,围绕“回头看”整改方案,区总社领导没有停过,专题向区纪委作了汇报。去年,我们抽查了两次,今年按照党委要求,又进行了两轮“八项规定”内部专项检查,尤其是8月份,临时抽调了审计、财务、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等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参照纪委方法大范围作了检查。11月9日,区国资委考核组也作了专项检查。从汇总情况看,虽然比上几次有了较大的好转,没有发生严重的、典型的如:名烟酒、聚餐、购物卡、违规补贴及奢侈品。但总感觉不是滋味,非常不乐观。有些单位还是整改不快、不力,思想上不重视,一句话,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党委领导非常重视,专题作了分析研究,在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作了个别谈话和通报批评,下达《检查整改单》,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间。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们正在酝酿制订《八项规定执行情况整改制度》,使之制度化、常态化,涉及检查内容,定期、方式、整改要求,问责及绩效挂钩等。在正式出台前,我先谈两点想法:
一是为什么要形成检查整改制度?
1、我们现在“八项规定”检查存在的问题,大都是形式要件不合规,虽看似不很严重,但问题数量很多!上次13个问题,严重的3个;这次有10个问题,数量几乎没少多少,严格讲,是不行的。主要还是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整改,有的整改很慢,习以为常,不下猛药,很难杜绝。
2、时间上,虽然近年来,我们逐渐形成了自查的做法,但有的还是应付上级检查,所以要形成制度,不管上面来查不查,我们按制度、时间开展自查,心里踏实了。9月12日,国资委整整检查了一个下午,总体还可以。
3、内容上,把正常的检查范围确定下来,减少随意性,早些“安民告示”,共同监督落实,做到位了,就合规了。
二是检查出问题怎么办?
我们进行的检查,有时也存在“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查的、讲的力度蛮大,结果处罚没有。如对查出来的问题碍于情面,难动真格,往往打个招呼,整改得怎么样有时跟不上。没有“回头看”,有些造成不了了之。所以,形成了制度,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将“八项规定”检查结果及整改要求与问责、绩效考核挂钩,引入安全检查“处罚单”机制,该退的退,该罚的罚,该处分的处分。除当期扣罚外,再结合年终考核一并扣分处罚。原来的讲一讲、动一动、打打招呼,太被动,滞后了。还要启动问责,坚决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今后,大家一定要学会适应在规矩下做事,这里要强调:今后,属于基层领导责任的,如顶风不改,我行我素,强行违规的,区总社纪委进行问责。属于财务主管责任的,如不按制度,把关不严,混列科目等,由财务总监提出处罚意见。希望我们的审计、财务等部门的同志,要加强站位意识。三重情况:1.轻微的,诫勉谈话;2.三令五申、屡教不改的,加重经济处罚;3、严重违纪的,要做出党纪、政纪处分。
包括今后涉及其他经营活动中,属于非正常的、人为的,不按制度的,造成损失的也要承担责任、问责。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凡事出了问题,必须有人担责。
同志们!刚才,主要是从约束干部行为角度谈些想法。一个事情往往有着两重性,干部管理也是一样。一方面要强化攻坚克难、勇于担责、严格要求这是对的,是主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人文关怀,处处关心他们,也要跟上。近年来,区总社的发展很快,各级干部付出了很大辛劳!资产整合、项目建设、拆违动迁、抢占市场、招商谈判等等,有的身兼数职、一岗多用;有的新提拔、勇挑重担;有的“睡不着觉”、“频道来不及调”。确实非常艰难,压力很大,而大家都在咬紧牙关向前冲,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体现组织的关爱,增强凝聚力。请人力资源部、工会等明年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为此:
一是我建议要学会自我调节,劳逸结合,俗话说“拿得起、放得下”;
二是组织上要切实关心,如:掌握了解、定期家访、交流沟通,开展谈心、座谈、及时慰问,开展相关活动等等,舒缓压力。
三是要正确对待干部,如果大胆工作,只要是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出现某些偏差,企业也要宽以待人、宽容,对有些不负责任的议论,组织上要反对、澄清,要保护干部。
最后有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要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
要切实做到心中有戒,严守纪律、守住底线;
要切实做到心中有责,提高自身履职能力。